English

【手把手教学】配置细胞完全培养基

发布时间:2025-11-25    浏览次数:8

实验目的

本篇指南的使命,是教会你如何配制一份合格的、可用于细胞培养的完全培养基(以最常见的“DMEM + 10% FBS + 1% P/S”为例)。

更重要的是,咱们要直面那个在无数实验室里引发过“友好”辩论的核心问题——配制“10% FBS培养基”时,到底该怎么加?

通过这篇教学,你不仅能掌握操作,还能理解不同方法背后的逻辑,从而做出最适合自己实验的选择。

实验原理

细胞在体外培养,就像是住进了一个需要精心维护的“高级公寓”。

基础培养基 (Basal Medium),比如DMEM或RPMI-1640,提供了公寓的“基本框架”:水、无机盐、氨基酸、维生素和葡萄糖,维持细胞最基本的生存。

但要让细胞健康生长、增殖,还需要“豪华装修”——也就是胎牛血清 (FBS)。它像一个营养大礼包,富含生长因子、激素和其他未知但至关重要的蛋白,是绝大多数细胞的快乐源泉。

那么问题来了,经典的“10% FBS”到底指的是什么?

从化学配制的角度,10% (v/v) 意味着在最终的总体积中,有10%的体积来源于FBS。

让我们来算笔账(以500mL基础培养基为例):

做法一(图方便): 500mL基础培养基 + 50mL FBS = 550mL 终体积。此时FBS浓度 = 50 / 550 ≈ 9.1%

做法二(追求精确): 450mL基础培养基 + 50mL FBS = 500mL 终体积。此时FBS浓度 = 50 / 500 = 10.0%

咱们今天的实验,将重点围绕这两种主流操作展开,并给出我们的推荐做法。

所需材料与试剂
类别
名称
说明/推荐规格
核心试剂
基础培养基 (Basal Medium)
如DMEM, RPMI-1640, MEM等,500mL包装
胎牛血清 (FBS)
优级/特级,-20°C储存
青霉素-链霉素溶液 (P/S)
100X浓度 (10,000 U/mL青霉素, 10,000 µg/mL链霉素)
仪器与耗材
生物安全柜 (BSC)
II级A2型
无菌移液管和移液器
10mL, 25mL, 50mL
无菌储液瓶
500mL或1L,聚碳酸酯或玻璃材质
瓶口式真空过滤器 (可选)
0.22 µm孔径,PES或PVDF膜
具体操作步骤
1

准备工作:万事开头“净”

将所需的所有物品(培养基、FBS、P/S、移液管等)用75%酒精彻底擦拭表面后,移入已开启并清洁过的生物安全柜中。

将冻存的FBS和P/S在37°C水浴锅中解冻。注意,水面不要超过瓶盖,防止污染。

解冻过程中要不时轻柔摇晃混匀,尤其是FBS,避免局部过热导致蛋白沉淀。完全融化后,酒精擦拭瓶身,放入安全柜。

⚠️ 无菌操作是生命线!

整个配制过程,你的双手和所有操作都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。


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,都可能导致你的细胞“团灭”。

2

核心步骤:配制完全培养基 (推荐方法)

虽然图方便直接往整瓶500mL培养基里加料的方法很普遍(我承认我刚进实验室时也见这么干过),但为了实验的严谨性和可重复性,我们强烈推荐以下“精确配制法”。

2.1

从一瓶全新的500mL基础培养基中,用无菌移液管吸出55mL。这55mL可以暂时放一边,或者收集起来用于配制无血清培养基等其他用途。

2.2

现在瓶中还剩 500 - 55 = 445mL 基础培养基。向这瓶培养基中加入以下成分:

组分
添加体积
最终浓度
胎牛血清 (FBS)
50 mL
10%
100X P/S 溶液
5 mL
1X

这样,终体积为 445 + 50 + 5 = 500mL,完美!

3

混合、分装与储存

拧紧瓶盖,用手腕的力量轻柔地颠倒混匀10-15次。避免剧烈摇晃产生大量泡沫,那会使蛋白变性。

在瓶身上用记号笔清晰地标记好:培养基名称 (如DMEM)、添加物及浓度 (10% FBS, 1% P/S)、配制日期、你的姓名缩写

用封口膜(Parafilm)将瓶口密封,放入4°C冰箱避光保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