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glish

“噬菌体大战大肠杆菌”:新型“病毒卫士”守护肉类食品安全

发布时间:2025-04-09    浏览次数:64

禽致病性大肠杆菌(APEC)是一种对家禽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并威胁人类健康的病原体。APEC不仅在家禽中引发多种疾病,还可通过食物链传播给人类,导致食源性疾病。随着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的日益严重,传统的抗生素治疗方案已难以有效控制APEC的传播,因此,寻找新型替代疗法成为全球科学家的研究重点。噬菌体作为一种专门攻击细菌的病毒,因其特异性强、能够与宿主细菌共同进化等优势,逐渐成为研究热点。

禽致病性大肠杆菌(APEC)

研究团队从山东某农场的废水样本中分离出了噬菌体vB_EcoM_SD350。通过生物学特性和基因组分析,研究人员发现该噬菌体具有广谱裂解活性,能够裂解64.00%的大肠杆菌菌株。其基因组为52,757 bp的双链DNA,GC含量为47.73%,包含72个编码序列(CDS),其中ORF44和ORF45分别编码穿孔蛋白和溶菌酶,这两种蛋白是噬菌体裂解细菌的关键成分。

噬菌体vB_EcoM_SD350在40-60℃的温度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,但在80℃时失活。其在pH 3-13的范围内活性较强,而在pH 1-2和pH 14时活性显著降低。噬菌体在MOI(感染复数)为0.0001至1的范围内对大肠杆菌SD405的生长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,且在MOI为0.001时效果最佳。此外,噬菌体还能有效抑制大肠杆菌SD405的生物膜形成。在肉类应用实验中,噬菌体vB_EcoM_SD350对人工污染的鸡肉和牛肉样本表现出显著的抗菌效果。在4℃下储存72小时后,噬菌体高浓度处理组的鸡肉样本中大肠杆菌数量减少了0.56至2.88 log CFU/g,牛肉样本中减少了0.43至3.98 log CFU/g。

该研究不仅为APEC的防控提供了新的策略,还为肉类食品的生物保鲜提供了潜在的解决方案。噬菌体vB_EcoM_SD350作为一种新型抗菌剂,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。其基因组中未发现细菌毒素基因或抗生素抗性基因,表明其具有临床应用的安全性,有望成为未来噬菌体疗法的候选者。

噬菌体vB_EcoM_SD350的基因组图谱

图1 噬菌体vB_EcoM_SD350的基因组图谱

参考文献:HUANG Y, PANG Z, ZHU X, et al. Characterization and genomic analysis of a broad-spectrum lytic phage vB_EcoM_SD350 and its application on raw chicken and beef meats against 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[J]. LWT, 2025: 117618.

来源: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,作者~邹梦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