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glish

养细胞必看!胰酶选不对,细胞全报废

发布时间:2025-09-15    浏览次数:14

胰酶是细胞培养中常用的消化酶,主要用于细胞传代和消化。它通过分解细胞间的蛋白质,使细胞从培养基底脱离,便于后续的细胞操作。胰蛋白酶是最常用的胰酶,但还有其他类型的胰酶和替代品可供选择。选择合适的胰酶并正确使用,是细胞培养成功的重要保障。

接下来,我们将详细介绍胰酶的种类、选择要点以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。选择合适的胰酶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,可以有效避免细胞损伤,提高细胞培养的成功率。

胰酶的种类与选择

胰蛋白酶(Trypsin)

原理与作用:胰蛋白酶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,主要通过特异性地切割赖氨酸(Lys)和精氨酸(Arg)残基的羧基端肽键,分解细胞间的蛋白质,从而使细胞从培养基底脱离。这种酶的活性依赖于钙离子和镁离子的存在。

适用场景:胰蛋白酶广泛用于贴壁细胞的消化传代。大多数常见的细胞系,如HEK293、Hela、CHO等,都可以使用胰蛋白酶进行处理。不过,对于一些对胰蛋白酶敏感的细胞(如某些原代细胞),可能需要调整使用条件或选择其他替代品。

使用注意事项消化时间:
● 消化时间:应根据细胞类型和状态进行调整。一般来说,消化时间在1-5分钟之间,但某些细胞可能需要更短或更长的时间。建议初次使用时先进行小规模实验,观察细胞的消化情况。
● 温度:胰蛋白酶的最佳工作温度为37℃。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。
● 中和方法:消化完成后,应立即加入适量的含血清的培养基中和胰蛋白酶的活性,防止细胞过度消化。

胰蛋白酶-EDTA溶液

原理与作用:EDTA(乙二胺四乙酸)是一种螯合剂,能够螯合钙离子和镁离子,从而抑制细胞间的钙黏蛋白等依赖钙离子的黏附分子的活性。与胰蛋白酶联合使用时,EDTA可以增强胰蛋白酶的消化效果,使细胞更容易脱离培养基底。

适用场景:胰蛋白酶-EDTA溶液适用于对胰蛋白酶敏感的细胞,如某些原代细胞和干细胞。这些细胞对胰蛋白酶的消化作用较为敏感,单独使用胰蛋白酶可能会导致细胞损伤。

使用注意事项:
● EDTA浓度:EDTA的浓度通常为0.02%-0.05%。过高浓度的EDTA可能会对细胞产生毒性,因此需要根据细胞类型进行优化。
● 消化后的中和:消化完成后,同样需要加入含血清的培养基中和胰蛋白酶的活性。此外,由于EDTA会螯合培养基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,可能会影响细胞的后续生长,因此建议在中和后更换新鲜的培养基。

其他胰酶替代品

除了胰蛋白酶和胰蛋白酶-EDTA溶液外,还有其他一些胰酶替代品可供选择。例如,胶原酶主要用于消化富含胶原蛋白的组织或细胞;胰蛋白酶替代品(如TrypLE)是一种重组酶,具有与胰蛋白酶相似的消化效果,但对细胞的损伤较小。

● 胶原酶:适用于消化富含胶原蛋白的组织,如皮肤、骨骼肌等,也常用于分离原代细胞。胶原酶有多种类型(如I型、II型等),不同类型的胶原酶对不同类型的胶原蛋白具有不同的消化活性。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胶原酶类型。消化时间通常较长,可能需要数小时。建议根据细胞类型进行预实验,确定最佳消化时间。

● 胰蛋白酶替代品(如TrypLE):适用于对胰蛋白酶敏感的细胞,如干细胞和某些原代细胞。这些替代品在消化过程中对细胞的损伤较小,更适合需要保持细胞活性的实验。保存条件:胰蛋白酶替代品通常需要在低温下保存,以保持其活性。使用方法:使用方法与胰蛋白酶类似,但消化时间可能稍长。建议初次使用时进行小规模实验,优化消化条件。

胰酶使用中的常见问题

1. 消化过度

细胞形态变得圆润,甚至出现细胞碎片,细胞活性显著下降。

原因分析
● 消化时间过长:胰酶作用时间过长,导致细胞过度消化。
● 胰酶浓度过高:使用的胰酶浓度过高,消化作用过强。温度不适宜:消化过程中温度过高,加速了胰酶的活性。

解决方法
● 控制消化时间:根据细胞类型和状态,严格控制消化时间。初次使用时,建议先进行小规模实验,观察细胞的消化情况。
● 调整胰酶浓度:根据细胞类型选择合适的胰酶浓度。对于敏感细胞,可以适当降低胰酶浓度。
● 控制温度:确保消化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7℃,避免温度过高。
● 快速终止消化:消化完成后,立即加入适量的含血清的培养基中和胰酶的活性,防止细胞进一步损伤。

2. 消化不足

细胞未完全脱离培养基底,部分细胞仍然附着在培养皿上。

原因分析
● 胰酶活性不足:使用的胰酶活性不足,可能是由于保存不当或过期。
● 细胞密度过高:细胞密度过高,导致胰酶无法充分作用。
● 消化时间过短:消化时间过短,胰酶未充分发挥作用。

解决方法
● 检查胰酶质量:确保使用的胰酶在有效期内,并且保存条件符合要求。如果怀疑胰酶质量有问题,可以更换新的胰酶。
● 调整细胞密度:在消化前,确保细胞密度适中。如果细胞密度过高,可以适当降低细胞密度。
● 延长消化时间:根据细胞类型和状态,适当延长消化时间。建议初次使用时进行小规模实验,优化消化时间。
● 增加胰酶用量:如果细胞密度过高,可以适当增加胰酶的用量。

3. 细胞损伤

细胞死亡、活性降低,甚至出现细胞碎片。

原因分析
● 胰酶质量问题:使用的胰酶质量不佳,可能含有杂质或活性不足。
● 消化过程中操作不当:消化过程中温度过高、消化时间过长或胰酶浓度过高。
● 细胞本身问题:细胞状态不佳,如细胞老化、污染等。

解决方法
● 选择高质量的胰酶:购买信誉良好的供应商提供的胰酶,并确保保存条件符合要求。规范操作流程: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消化操作,控制温度、时间和浓度。
● 检查细胞状态:在消化前,确保细胞状态良好,无污染、老化等问题。如果细胞状态不佳,建议先进行复苏或更换新的细胞。
● 快速终止消化:消化完成后,立即加入适量的含血清的培养基中和胰酶的活性,防止细胞进一步损伤。


本文由环凯转载自“智格学术”公众号,版权归原作者(芝士)所有,仅供学习参考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