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glish

国标适配款来了!环凯试剂盒搞定大肠埃希氏菌生化鉴定

发布时间:2025-10-11    浏览次数:36

在食品微生物检测领域,大肠埃希氏菌的精准鉴定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。传统生化鉴定方法操作繁琐、步骤复杂,不仅耗费大量时间,还容易因操作误差影响结果准确性。广东环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EasyID大肠埃希氏菌IMVC生化鉴定试剂盒(英文名称:Easy ID Biochemical Identification Kit for Escherichia coli),凭借创新的一步加样技术与贴合国标的设计,为大肠埃希氏菌鉴定提供了高效、便捷的解决方案,成为食品企业、检测机构及科研院所的理想选择。

用途:专业用于检测产愈创木酚的脂环酸芽孢杆菌,为食品饮料等行业的质量控制提供有力支持。

EasyID大肠埃希氏菌IMVC生化鉴定试剂盒

EasyID大肠埃希氏菌IMVC生化鉴定试剂盒

产品组分齐全,开箱即用

试剂盒包含完成大肠埃希氏菌IMVC生化鉴定所需的全部关键组分,无需额外繁琐准备,开箱即可开展实验:

主要组分:EasyID大肠埃希氏菌IMVC生化鉴定条10条,为鉴定反应提供核心载体;
辅助组分:悬浮培养基10瓶(专用培养基,不可替换或用于其他试验)、麦氏比浊管1瓶(用于制备标准浓度菌悬液)、靛基质试剂1瓶、甲基红试剂1瓶、VP试剂甲液1瓶、VP试剂乙液1瓶(满足不同生化反应的试剂需求);
配套文档:记录表1册(方便实验数据记录)、产品说明书1份(详细操作指南,需妥善保管重复使用)。

操作便捷高效,大幅缩短鉴定周期

该试剂盒采用创新的一步加样技术,简化了传统鉴定的复杂流程,具体操作步骤清晰易懂,即使是经验较少的实验人员也能快速掌握:

前期准备:取鉴定条及悬浮培养基,使用前平衡至室温,确保试剂处于最佳反应状态;
菌悬液制备:从营养琼脂平板上直接挑取可疑单菌落(需预先确保初发酵试验产气、复发酵试验产气且EMB平板具黑色中心菌落)接种于悬浮培养基中,制成0.5麦氏浊度的均一菌悬液;
鉴定条准备:取出鉴定条及底座,观察是否存在破损等异常(若破损请勿使用),并在合适位置做好标记;
加样操作:可选择两种加样方式,一是从底座中取下鉴定条,掀开贴膜后用微量移液器注入700μL菌悬液于分液槽,贴回贴膜并调整使菌液流入各反应孔;二是直接向每反应孔单独添加175μL菌液,再按要求添加配套试剂;
培养与结果判读:将接种的鉴定条置于36℃±1℃培养,培养完毕后对照比色卡读取第4孔颜色并记录;随后向对应孔滴加配套试剂,分别观察并记录第1、2孔(立即观察)和第3孔(室温暴露空气10~30min后观察)的颜色变化;
综合判读:结合菌落形态和GB4789.38大肠埃希氏菌IMVC生化试验反应结果,最终确定鉴定结论。

整个操作流程无需复杂设备,仅需自备微量移液器及吸头、生化培养箱等常规用品,短时间内即可完成鉴定,大幅缩短了传统方法的鉴定周期,有效提升实验效率。

注意事项与废物处理,保障实验安全规范

操作规范:为避免污染,务必在超净工作台或生物安全柜中进行接种和添加配套试剂,培养前务必贴紧贴膜;甲基红流动性强,滴加时谨防落入其他孔;向分液槽中加入菌液后,尽量分散均匀,极个别反应孔分液量接近100μL时不影响反应结果;
试剂使用:所含悬浮培养基为本试剂盒专用,不可替换或用于其他试验;反应名称加上划线表示接种后培养前需添加配套试剂,加下划线表示培养结束后添加配套试剂;若鉴定条已过期或铝箔袋破损,请勿使用;
废物处理:带菌的鉴定条、吸头和悬浮培养基等试验材料,需在121°C下湿热灭菌30min后,按照医疗垃圾的相应处理方式进行处理,避免生物安全风险与环境污染。

同系列产品丰富,满足多元检测需求

另有针对大肠埃希氏菌O157:H7/NM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、副溶血性弧菌、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、志贺氏菌等的专用鉴定试剂盒,均符合相应国家标准,满足不同致病菌的精准鉴定需求。

环凯EasyID大肠埃希氏菌IMVC生化鉴定试剂盒,以其操作便捷、结果精准、贴合国标的优势,为大肠埃希氏菌鉴定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。无论是食品企业的日常质控,还是检测机构的批量检测,亦或是科研院所的实验研究,该试剂盒都能提供稳定可靠的支持,助力守护食品安全防线,推动食品微生物检测行业高效发展。


来源: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,作者~占英。